華美的旁邊就是楓樹林. 下面這張外觀是第二天早上補照的, 午晚餐的時候外面桌子上沒有這麼空, 擺滿了各種食材跟飲料之類的. 旁邊有門可以進去坐. 裡面就很普通的小吃店桌椅擺設, 是兩間店面合在一起的, 有兩台電視, 燈光普通, 不算很明亮, 簡而言之環境普普.

##ReadMore##
炒飯跟炒麵的份量的確都比一般多 (下面照片的盤子直接大概有 30 cm), 而且都很好吃. 炒飯是我還算喜歡的哪一種, 不會太油, 也不會像台南有些炒飯有點濕濕的. 料大概就一般的程度, 但是整體炒起來很好吃. 海鮮炒麵的料就更多了, 從照片上也看的出來, 而且海鮮的味道很夠, 炒麵該有的鮮味很充足.
臭豆腐也是吃到一半才想到要照起來. 剛炸好熱熱的很好吃, 用的是國利豆腐店的豆腐, 我覺得沾店家調的辣醬不錯吃, 臭豆腐上的泡菜是偏酸不太辣的那一種. 一份的量也是不少歐, 大概平常台灣夜市一份的 2.5 倍左右.
上面這些吃完後覺得有點不滿足, 看看菜單, 又加點了我愛的煎餃 (我是餃子控 XD).
煎餃大家都覺得蠻好吃的, 重點在於楓樹林的煎餃跟一般的不太一樣. 一般是直接用油在鐵板上去煎而已, 就像早餐店看到的那樣. 但是楓樹林的煎法跟鍋貼有點類似 (我是說專門賣鍋貼的). 賣鍋貼的店是用一個大大的圓盤狀鐵板一次排好要煎的鍋貼, 然後蓋上蓋子 (有的用木頭有的用鋁), 利用鐵板的熱度, 以及一開始澆上去的油水混合物的蒸氣去把鍋貼煎熟. 因為有加水, 所以部分麵粉融在水里, 鍋貼的邊邊就會帶一點焦焦的薄邊, 許多老鍋貼店都有這種特色, 像是台南的和記鍋貼.
楓樹林的煎餃吃起來除了有這種感覺之外, 比較不同的是, 煎餃附帶的薄邊比較厚, 吃起來不像是只有麵粉. 雖然沒有證實 (膽小不敢問 >////< ) , 不過就顏色跟吃起來的感覺, 我覺得是加了蛋汁下去, 下面第二張近照看到旁邊一小塊一小塊顏色比較深, 不像是煎餃的部分就是了. 因為這個部分, 讓煎餃吃起來的口感跟一般的就不相同, 大大的加分. 沾旁邊的辣醬, 或是剛剛臭豆腐剩下的醬汁也都很好吃.
吃完午餐我們就到來來西點詢問導覽的事情, 接著就第一站就到東莒遊客中心 (馬管處莒光管理站) 逛了, 順著行程看文章的朋友可以從這裡分岔過去. 下面則是繼續把晚餐的部分寫完.
晚上我們大約七點多才到楓樹林, 因為白天逛回來莫名其妙很累 (應該是因為太早出去, 太陽曬太多), 所以全體都在房間裡吹冷氣睡了一下. 幸好七點多楓樹林還開著.
因為對午餐的海鮮麵念念不忘, 因此又續點了兩份海鮮炒麵, 另外點了一碗海鮮湯麵, 一碗大滷麵, 以及一個花蛤湯. 中午的海鮮麵看起來料普通多而已, 那是因為有些被蓋在下面, 不信看看晚上這張吧. 蝦子四五條加上螃蟹半隻, 還有花枝等等.





吃完晚飯後也已經八點多了, 我們到附近走了走, 看到晚上的中華電信, 在東莒國小的旁邊, 白天沒注意到. (下面照片有處理過, 不然實在太暗了)

我們到華美網咖簡單處理一下照片備份的事情, 然後打個逼, 就回船老大休息了. 隔天早上我一個人走阿走跑到福正海灘去 :p , 所以下一篇是第二天早上的福正海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